▲薩赫咖啡館
法國不是咖啡的發源地,但精致的法國人卻把咖啡文化推上了高峰。14世紀咖啡傳入歐洲,但唯獨法國發展出了數量、質量都可圈可點的商業性咖啡館,以至于歐洲各國的貴族當時必須到巴黎才能喝到稱心如意的咖啡。
▲法國街邊的咖啡館巴黎旅游局
在巴黎許多知名咖啡館,桌子上都有一個銅制或皮質的小牌,刻著一個世紀前坐過的客人的名字:伏爾泰、孟德斯鳩、盧梭、巴爾扎克、雨果、畢加索等。這對于世界各地來來往往的游客是多加一筆的興味,也是法國咖啡文化的典型寫照。
▲紐約咖啡館錦字
又比如瓦茨步行街上的熱爾博咖啡館,曾是茜茜公主的摯愛。洛可可式的熱爾博,比起紐約咖啡館的輝煌更顯私密,水晶吊燈、層疊的綢緞簾、和不同主題色的房間以帷幔相隔,營造了一個舊時代的,有著咖啡香氣和馬卡龍甜蜜的浪漫夢境。
▲熱爾博咖啡館pandy潘潘三條子
對于咖啡愛好者來說,咖啡不僅僅是一種飲品,而是一種生活情趣,一種值得細細品味的文化。待到春暖花開時,相約歐洲咖啡廳,一杯咖啡,細談故事
去年上??Х裙澋拈_幕,讓不少咖啡愛好者享受了一把被咖啡濃郁香氣縈繞的美好時光。從1853年英國藥師在花園弄(今天的南京東路)提供的第一杯咖啡,到如今上海城中幾千家的咖啡館,這一“舶來品”從“考非”、“加非”、“高馡”等各個時代的譯名中不斷演變,又緊緊融入于一代代的市井生活,演變成極具地方特色的海派咖啡文化。
對于很多咖啡愛好者來說,在歐洲各具特色的咖啡店點一杯咖啡,度過愜意的時光,是歐洲旅行清單的重要一項。在等待打卡歐洲的日子里,除了在咖啡節喝個爽以外,了解下歐洲各地的咖啡文化也意義非凡。
▲奧地利
“如果我不在咖啡館,就是在往咖啡館的路上?!?br/>奧地利詩人兼散文作家彼得?艾頓博格先生的這句話,遠比他的詩文作品更出圈。也正是靠著這句濃縮著奧地利咖啡文化的名句,彼得?艾頓博格先生那蓄著兩撇濃密胡子的塑像,仍穩坐在維也納中央咖啡館的座位上。
▲維也納中央咖啡館
街頭巷尾的傳統咖啡館,不是世界連鎖咖啡店的相似裝潢,而是融合了咖啡店主人的特別品味和歷史風格。古樸的木制桌椅搭配彰顯店主品味的音樂,店里有人和朋友低聲談天,也有人在閱讀或工作,大家各有節奏。在這里,就算店外有人排隊,就算你已喝完咖啡,只要你還需要呆在咖啡館,店員只會默默為你加上水,而不會有任何趕客的想法。
上一條: 一杯好咖啡可以給到我們什么
下一條: 那些你不知道的咖啡職業